偃武修文 始为兴文
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
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民风
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
独特的喀斯特地貌
造就了天下奇观——兴文石海
但也给当地的教育发展带来局限
... ...
老百姓居住分散
小规模教学点多
城镇挤 乡村空
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
面对种种难题
兴文县委县政府主动担当
筹集了13亿元
将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
确定为头号民生工程
县级财政如何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
配套措施保驾护航?
寄宿制学校管理如何打消家长疑虑?
学生住校后的教育时间如何充分利用?
规模化办学后师资力量如何提升?
本期《县委书记谈教育》
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川南小城
听中共兴文县委书记陈良云分享
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兴文经验
一
“我们筹集了13个亿,启动兴文县最大的民生工程”
兴文县坐落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,辖区内多喀斯特地貌,当地群众居住分散,受此影响,当地小规模教学点多且分散,山区学生平均上学路途遥远,由此衍生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、乡村学校综合课程开展难、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弱等问题。
陈良云:为了让苗乡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,我们筹集了13个亿,启动了兴文县最大的民生工程,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强县建设。兴文县按照1:1的学位床位建设,实现乡镇学校寄宿制全覆盖,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陈良云:未来属于年轻人,教育兴,国家才兴。兴文兴文,为什么叫兴文?“偃武修文,始为兴文”。兴文二中和山校区里面有一块光绪年间的石碑,上面刻着“振兴文教”四个字,兴文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风气。为了满足老百姓对上好学的期待,我们就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。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,是让全县50万人民群众受益的一个工程。我们把它摆在首位,从而把教育兴起来,把文化兴起来,让人口素质高起来,为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人力保障,兴文才能真正兴起来。
二
“做教育是民生工程,也是民心工程,要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见”
2021年,兴文县启动了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,为了使校点布局更加合理,县委县政府专题调研小组走遍了全县12个乡镇的95个村小及部分法人学校,进行广泛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。两年来,兴文在12所学校和8个校点新建学生宿舍,第一批次学校,已于2022年秋期投入使用,第二批次学校,将在今年投入使用。
陈良云:教育是老百姓非常关心且非常需要的,所以县委县政府主动担当、主动作为。做教育是个民生工程,也是个民心工程,我们要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见,合理布局校点,既要规模化地集中办,也要方便老百姓,所以我们前期的调研工作进行得非常充分。
陈良云:在已投入使用的乡镇寄宿制学校里,学生宿舍8人一间,全部配备可供热水淋浴的双卫生间,床上用品一应俱全,孩子们可以直接“拎包入住”。为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,我们编制了《兴文县寄宿制学校管理运行指南》,从学生住宿管理、餐饮工作、校内活动开展、安全管理、困难学生资助、交通问题等方面为学生们保驾护航。
三
“注重每所学校的内涵发展,让苗乡学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”
寄宿制学校围绕学生在校的吃、穿、住、行、学等活动,从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,科学设立全时段育人活动和课程,同时优化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和研学实践课程,加强校本课程开发,按照“一校一特色”的思路打造学校五育特色课程,深入挖掘校内外的教育元素,将“五育”有机融合在寄宿学生的学习生活中。
陈良云: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,只是我们教育强县建设的第一步,接下来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里学好,这是我们的后半篇文章。要做好后半篇文章,核心是要让我们苗乡学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,注重每所学校的内涵发展,构建以国家课程为重点,寄宿制课程为特色,拓展课程为补充,一校一特色课程为延伸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,充实孩子们的校园时间。
陈良云: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,我们始终把教师作为高质量推进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,健全教师培训、激励机制,着力打造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为了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严把培训关,我们提出暑期全员三段式培训,通过暑期“全员总结提升”“全员充电蓄能”“全员教学准备”培训,让老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,对上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,好的经验要坚持,短板方面要补齐,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综合提升干部的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。在激励机制上,严格按标准兑现教师绩效考核奖,设立教育教学质量专项奖励600万元,统筹用于考核奖励成绩突出教师。陈良云: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建设教育强国,基点在基础教育。基础教育做得越扎实,教育强国的步伐就越稳、后劲就越足。结合兴文的特有的县情、学情,我们要继续做好基础教育,缩小城乡差距,努力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,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。
在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感受
山水彝乡的
教育“新声”
9月8日(周五)20:00播出
▌本文来源: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